夜读丨一个人最大的愚蠢:习惯性反驳

时间:2024-04-30 03:16:21 来源:鱼死网破网

夜读丨一个人最大的愚蠢:习惯性反驳

绿标收听朗读音频

文/逍遥子

作家王蒙曾说:“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。”语欲胜人,人最往往是习惯性反最大的关系杀手。

的夜读愚蠢确如此,生活中若是人最总想在语言上压倒别人,习惯性地针锋相对,习惯性反不赢不休,夜读愚蠢在为人处世上实在不能称为“聪明”的人最表现。

人活于世,习惯性反克制住自己的夜读愚蠢反驳欲,也是人最一种自律。

愚者善驳

生活中不乏爱反驳的人,不论听到什么,夜读愚蠢第一反应就是人最辩驳。不去考虑言语是习惯性反否得当,以说得别人哑口无言为傲。然而,句句反驳、字字雄辩,逞一时的口舌之快,只会将自己陷入无尽深渊。

明朝有个叫王朴的进士,因为反驳欲过盛,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争辩。

几次他都因以下犯上,被贬官回家。但朱元璋惜才,不久后便将他召回,任监察御史。本以为王朴但性情能有所收敛,没想到的是,担任监察御史没多久,他又在朝堂上公然反驳朱元璋。

朱元璋想挫其锐气,将他送往刑场吓吓他。不料王朴不以为然,依旧反驳朱元璋,最终也引来了杀身之祸。

习惯性反驳,是毁掉幸福生活的导火索。与亲近之人辩驳,使其关系疏远;与旁人辩驳,则会徒增愤懑烦恼。过多的争辩,并不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。

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”

无意义的辩驳,没有真正的赢家,在语言上争高下,是情商低的表现,更是一种无谓的消耗。睿智的人,懂得讷于言而敏于行,克制好自己的反驳欲。

仁者谨言

老子曾说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智者从不多言,愚者却总滔滔不绝。

正所谓:“水深不语,人稳不言。”人与人相处,贵在沉默止语,不在牙尖嘴利。比起口若悬河,沉默寡言更有力量;比起锱铢必较,懂得进退更有姿态。

晚清名臣曾国藩,曾有一位性格怪异、脾气暴躁的同窗,总是有意无意地针对他。

一日,曾国藩在窗前读书,这位同窗嚷嚷道:“别在这看书,赶紧走开,挡住了我的光线。”听罢,曾国藩默不作声地挪到一边,接着读书。

深夜,曾国藩挑灯夜战,埋头苦读,同窗便冷嘲热讽说他假刻苦,影响自己休息。曾国藩依旧不言不语,躺在床上继续学习。

后来,曾国藩学有所成,而那位同窗却榜上无名。怎料,得知曾国藩中举后,又讽刺挖苦,说他将自己的好运气都占没了。此话传到曾国藩耳中,他依旧保持缄默,认真踏实地做自己的事情。

庄子有言:“井蛙不可语海;夏虫不可语冰。”位置不同,不必辩驳;层次不同,少言为贵。君子和而不同,仁者向外兼容。

人生在世,总是充满了质疑和反对,若一一反驳,时时争辩,只会让自己感到心力交瘁。倒不如学会沉默,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,不因他人的言语烦心,不因他人的观念受困。

要知道,不争辩不是理亏,保持沉默不是软弱,这是为人的气度和做人的洒脱。

善者内省

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

人这一生,最大的“敌人”是自己,做到时刻检视和反省自己,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。面对不善的言论,习惯性反驳,只会让自己显得浅薄和无知。

书法家沈尹默,早年在朋友家做客时,曾创作了一首诗。次日,陈独秀看到此诗点评道:“虽然诗写得不错,但字却平庸,没有特点。”于是,陈独秀希望找到沈尹默,想与他探讨一番。

陈独秀来到沈尹默住处,还未进门,就大声喊道:“我叫陈仲甫,在刘三家中看到了你的诗。诗很不错,字却很是俗气。”还未来得及看清客人是谁,就听到批评的沈尹默,心中有些不悦。但他还是眉眼带笑地招呼陈独秀入座,并与他谈起了书法。

探讨过后,沈尹默深受启发,开始苦练书法,最终成一代大家。

后来沈尹默感慨道:“若没有仲甫兄的批评,我定不会潜心苦练,更不会有今日的成就,我定要好好感谢他。”

孟子云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面对批评,只会抱怨反驳是愚人的行为,无法得到改变与成长。智者,则更善于向内归因,不断地反躬自省,向外成长,优于过去的自己。

有道是:“弱者自困,强者自察。”当一个人拥有了自我审视的勇气,那些反省后的领悟和付出,便都会为自己的未来铺路。

“辩者不善,善者不辩。”面对诋毁、指责,除澄清外,更有水平的处理方式,是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迎难而上,专注于自己的行动,深耕自己的能力。

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不以口舌争胜,是处世智慧,学会自省、精进,则是生命的修行。

主播:小铁

媒体人,用声音陪伴那些孤独

深夜难以入睡的人,我用声音温暖你

文章来源:老子道德经(ID: LZDDJ-1)

作者:逍遥子

出品:民生周刊(ID:msweekly)新媒体事业部

“人民名品”

了解不一样的“人民”国货,打造非凡的民生“名品”。

“民生周刊”

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,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。

推荐内容